
香干这玩意,长得像个棕色小砖头,闻起来却有一股子豆香,像极了小时候奶奶做的豆腐干,咬一口,满嘴都是“嘎吱”的脆响。今天让它和瘦肉、小葱来场“三角恋”,炒出一锅能让米饭自动排队报名的下饭菜。
瘦肉要选里脊,切细丝,越细越能挂汁。姜蒜拍碎,豆瓣酱一勺,生抽、蚝油、胡椒粉、淀粉、米酒全扔进去,手抓个两分钟,抓到肉丝表面黏糊糊,像给肉做了个“面膜”。静置十分钟,让它自己冷静一下,等会儿下锅才不会“情绪失控”。
香干切片别太厚,两毫米刚好,薄了容易碎,厚了又不肯入味。小葱葱白切段,葱叶切长段,分开装,后面要“分层上岗”。豆豉几粒,小米辣切圈,蒜拍碎,豆瓣酱再来半勺,颜色红得发亮,像给香干提前上了个“腮红”。
展开剩余52%锅烧热,油要多一点,香干吃油,油少它就不开心。肉丝下锅,筷子快速划散,颜色一变就盛出,留底油炒香豆瓣酱,小米辣、蒜、豆豉一起跳进去,香味炸得油烟机都想鼓掌。香干片下锅,翻炒均匀,加一小碗清水,盖盖子焖一分钟,让香干把汤汁喝饱,像给干巴巴的海绵注水,瞬间膨胀。
老抽来一点,上色全靠它,汤汁“唰”地变深,像给香干换了件棕红外套。肉丝回锅,三下调料:鸡精、葱段,再翻炒两下,葱香混着豆香,热气直往鼻子里钻,口水瞬间决堤。出锅前撒一把葱叶,颜色一绿,整锅菜立刻打了高光,像给香干戴了个翡翠项链。
盛饭要冒尖,舀一大勺,香干片挂着酱汁亮晶晶,肉丝躲在下面偷笑。第一口先吃香干,“嘎吱”一声脆,接着肉香漫出来,葱香在舌尖打了个转,酱汁顺着饭粒往下跑,勺底刮起的汤汁混着碎米,像给舌头做最后一场马杀鸡。盘底总能留下一圈酱色“地图”,拿饭粒一点点擦净,才是对锅最尊重的告别。
记得有次加班到深夜,冰箱只剩一包香干和两根葱,我照炒不误,出锅后拍给朋友,他回一句:“这玩意儿看着比我命都鲜亮。”那一刻突然懂了:把普通豆干炒成发光体,就是成年人的小魔法——不用昂贵食材配资查官网,也能让深夜的胃亮一盏灯。
发布于:江苏省名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